科研项目

“双碳”集成优化、政策规划及其应用示范

项目意义

中国科大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安徽省重点实验室(Anhu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Con-temporary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英文简称AKL- CLaS),筹建于2019年,于2022年1月承担了中国科大碳中和研究院“揭榜挂帅”项目。

双碳能源大数据与集成优化项目主要解决重点行业碳减排集成优化中的“卡脖子”问题,攻克“多场景在线精准核算难”和“碳减排成本高和难度大”等企业痛点。通过构建双碳工业互联网平台智慧能源大脑,实现实时动态碳排核算,自动跟踪产品碳足迹,准确预测预警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开展碳减排和系统集成优化,实现近零成本节能降碳;分析行业企业“双碳”战略执行过程中主要风险及其动态演化过程,从政府、行业、公众等视角提供双碳风险治理策略方案和行动建议。


项目目标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数据驱动研究优势,基于AI和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融合运筹优化、工业流程优化等方法,聚焦行业重点场景和关键环节的减排目标,提升行业碳排放技术创新并降低其成本。搭建能源综合利用工业互联网云管理平台,提供碳减排集成优化方法和智能决策系统,协助企业实现碳减排5%以上,每年节省综合成本预计达数亿元。人机协同技术提升企业用能和碳排智能管控水平,构建内部风险控制指数及指标体系,助力企业合理控制碳交易风险,最终实现智能高效管控体系。

研究主题:双碳能源大数据与集成优化

研究内容

本项目围绕能源战略技术、碳交易政策、能源大数据、“双碳”风险等议题开展研究,理论成果可直接为政府部门制定监管措施提供决策支撑,集成平台直接应用于传统能源供给和需求市场两侧的典型企业,比如省内火力发电、钢铁和水泥生产等碳减排重点企业,推动降低企业能耗,显著改善能源利用效率,真正实现节能降耗减排“三赢”的效果。

以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和合肥长丰皖能环保电力有限公司为示范单位,打造双碳大数据集成优化管理系统,可满足企业对碳排放、碳资产、碳交易、CCER、碳减排管理等功能的需求,已申请授权软件著作权两项。现阶段“实时碳核算系统”经专家组鉴定一致认为功能设置合理、设计科学性强、数据准确性高、应用价值大,兼具先进性和创新性,碳排放智能监测和动态核算体系技术水平处于全国前列,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负责人

余玉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委国家创新群体项目和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连续八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2014-2021)。

        余玉刚教授致力于数据分析与驱动研究,成果应用于海康威视、京东、海尔等国内外头部企业。搭建可视化平台,利用“数据+算法”双轮驱动研究范式大幅度提升企业业务运作效率,并助力企业实现低碳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