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
余彦教授 博士生导师
项目负责人简介:余彦教授 博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兼任Journal of Power Sources副主编。长期从事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和研发,在调控和解决电极材料中电子、离子存储和输运过程中的界面稳定性和动力学等关键问题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目前在Science,Nature Energy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SCI他引30000余次,H因子97。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中组部首批青年千人计划等国家级项目。连续五年入选“科睿唯安”及“爱思唯尔”材料类高被引学者榜单,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科技青年奖、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等奖励和荣誉。
-
余玉刚讲席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委国家创新群体项目和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连续八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2014-2021)。余玉刚教授致力于数据分析与驱动研究,成果应用于海康威视、京东、海尔等国内外头部企业。搭建可视化平台,利用“数据+算法”双轮驱动研究范式大幅度提升企业业务运作效率,并助力企业实现低碳绿色发展。
-
杨上峰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杨上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03年底在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7年获得洪堡基金会的资助在德国莱布尼兹固体材料研究所工作。2007年12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任教授,现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新型碳纳米材料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归国工作以来,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包括PNAS, Nature Commun.,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h index为61。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副主编以及EcoMat、Current Applied Materials编委。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曾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
-
闫宇博副研究员
闫宇博,研究方向:物联网、移动计算、无源网络、智能感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特任副研究员。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等。相关论文主要发表在网络领域国际知名会议和期刊,包括ACM MobiCom, IEEE INFOCOM,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等。
-
闫立峰教授
闫立峰,1969年7月生于黑龙江省莫力达瓦旗,祖籍河南。博士,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2001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绿色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研究,具体包括:1))以生物质为原材料的绿色化学研究;2)生物材料:近红外成像引导的癌症诊疗研究;3)碳材料及其在催化、能量高效转化中的应用。中国化学会纤维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专业委员会委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中科院软物质化学重点实验室成员。生物质洁净能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目前已发表SCI与EI收录学术论文220余篇,被引用8000多次,H-index:43,申请发明专利10项(6项已授权),专著3本。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863项目”子课题、企业合作项目等。2014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导师奖。获国际先进材料联合会(IAAM)颁发的“2017 Asian Advanced Materials Award”奖, 2018年获“张懋森基金奖”,2020年中科大“平凡教育基金奖”,2
-
占忠亮教授
占忠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固态离子学分会副秘书长,上海特聘专家,“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99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获美国西北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2005年6月到2009年6月在美国富兰克林燃料电池公司担任高级研究科学家,2009年7月到2019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和燃料电池材料与系统课题组组长,2019年10月至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工作。。2009年9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0年8月获择优支持,同年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2011年8月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同年10月入选首批上海“千人计划”。2013年12月荣获第10届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主要从事氧离子和质子导体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高温电解水和二氧化碳、陶瓷氢泵和氧泵、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氧气、水蒸汽、氢气、NOx等),主持“十四五”国家“氢能技术”重点研发项目、科技部973计划课题(结题优秀)、工信部稀土共性关键技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等任务,在Sci